“作”有兰言洽素心
——“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摄制组(山西摄制组)美丽足迹8
明清古建,文史传说。走过皇城相府,不仅领略到皇恩浩荡,冢相功德,还感受着当代皇城,幸福生活。11月5日,美丽中国频道山西摄制组圆满结束《皇城假日》拍摄之旅,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与自我感悟中杀青。
“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匾额及对联毅然矗立在外城御书楼,自摄制组由此进入,每到一处都能品味到皇城相府内书香。据史料记载,从明孝宗到清乾隆(1501年至1760年)的260多年中,皇城陈氏家族共出了41位监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显族。对摄制组而言,这样的文化氛围与中国的魅力影视表达“不谋而合”。
作为美丽中国的 “记录者”,每到一处拍摄之地,我们都会扪心自问,怎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能够表达中国的美丽与魅力?是源远流长厚重的历史书香?是鬼斧神工绝美的自然风景?是自强不息彰显的中国精神?是奋发图强折射的国人力量?任何一处当然都值得用影视去表达。只是皇城相府,打破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局,她有历史,享风光,透文化,重内涵。
“紫禁城外的皇宫”是印刻在剧组工作人员脑海中的最深印象。太行山腹,大地苍茫;世事沉浮,皇城相府。在过去,皇城相府因为“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的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官,《明史》、《康熙字典》、《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大清一统史》的总裁官——陈廷敬让人敬仰,现如今,皇城相府人凭借传承古训,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今古同辉,名扬四海,诉说着美丽中国的内在表达。
拍摄场景大部分在景区完成,也避免不了在景区之外的皇城村采风。领略着康乾盛世“丞相府”的雄伟气派,感受着皇城村村民的美满幸福,很少有人能把这过去连吃粮都困难的穷困山村与国家5A级景区联想在一起。几十年艰苦奋斗,创造奇迹。如今的皇城村是全国闻名的“十佳小康村”,入夜灯光灿烂,交映生辉。旺季时节,游人如织,皇城相府旅游综合收入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为皇城相府厚重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时代活力。
“烘炉入夜熔并铁,飞焰照山光明来。忽然倾洞不可收,万壑千岩洒红雪。”清朝诗人张晋的这首《铁花行》描写的是打铁花时的情景。在美丽的皇城相府,摄制组工作人员因为剧情需要,在御书楼门前观赏了一场“火树银花”的视觉盛宴。微风习习,带着凉意,当漫天的火花席卷开来,像一团紧蹙的牡丹在空中盛开,没有人不会为之惊叹,给这片飘满书香的文化重地带来时代气息的浪漫与激情。
九仙女湖旅游风景区是摄制组后期取景地之一。传说为仙女下凡游玩之所,湖中矗立九女仙台,台上建有九女仙祠,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历代文人墨客经常到此。眼前波光潋滟,两岸危崖耸峙,奇峰拥翠,轻舟漂游,美得如诗如画。
皇城相府专属订制微电影的拍摄,让剧组人员领略到皇城相府最美的风景,也为全国微电影观众提供了欣赏的机会。微电影《皇城假日》杀青后,所有人不禁回味起在这所陈氏故居的所有历程,观望着气势雄宏、典雅贵气的清代建筑,叹服着宰相的胸襟和才华,品析着浓郁深邃的文化底蕴。
“庭余草色饶文思,座有兰言洽素心”,这是对陈氏家族文妙才思的最好褒奖之一;作为影视工作者,美丽中国的传播者,传播中国各地方的美丽与魅力,制作出反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影视精品,在内容与技术上“作”有兰言洽素心,更需如此。
美丽中国频道
频道运营:北京大地飞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