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龙源临武
“美丽中国”系列微电影摄制组赴临武创作采风
小雪时节过后,北方的寒意愈发明显,深藏于南岭山脉东段北麓的临武依旧绿意逼人,“美丽中国”系列微电影摄制组赴湖南临武创作采风,初到这里时正值小雨,空气里透着轻寒却不透骨,这个短暂的秋天似乎因为南来北往的辗转而被延长。也许是被喧嚣的都市裹挟太久,这座置县历史达两千两百多年之久的静谧小城惊艳了我们,厚重与细腻兼具,就如一部留存千年的线装古书,越看越有滋味,摄制组将寻着一条龙源龙韵的脉络通读这部时间与自然共同锻造的“巨著”。
我们沿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迹从临武县的花塘乡靛江铺村出发,绕过罗坪后直插石门村。“一湾碧水缠玉带,万木葱茏绕村庄”是对这里最真实的写照,四季之景分明,“春临清溪拖玉带,夏至碧树生岚烟,秋来瓜果含笑语,冬日层峦裹盛装”,无处不在的悠久和无处不在的闲适,透着一丝无处不在的乡愁和无处不在的惊羡。深入石门村,一心只奔向龙宫,却发现一个密集的明代古民居群,碉楼、石龙桥、风水堤等建筑保存完好,砖瓦上青苔满布,细流绕着村庄流淌,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滋养着石门村人,仿佛已成为他们的血脉,在临武,每走过一段路,总会有意外的惊喜和美的发现。
石门村的后山由几个山头和沟豁组成,行之数百米,忽然发现一个光线暗淡的石洞,一行人向高处爬,心里才刚产生折返之念,却见一个洞口,跨出去便是一片开阔地,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有七千多亩的天然植被林,古枫树迎着风摇曳,莽莽群山,小溪流淌,似乎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有种误入桃花源之感。这里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景色如出一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觉为寻之病终的“南阳刘子骥”感到遗憾。
略作停留后,我们寻着另一条山路走进龙宫,龙宫内一股飘渺的水汽缓缓升腾而出,浮于入口处,龙气十足。从龙宫左侧上,便得见徐霞客笔下的百柱千门,穿过列柱而入,脚下的路回环曲折,一个狭窄的洞口之后,水底惊现一条石龙,鳞甲宛然,我们不自觉的放低了声音,生怕将它惊醒。向龙宫更深处走,光线越发暗,倒挂着的溶岩下龙潭空阔,一条条栩栩如生的石龙匐于龙泉之中。徐霞客在游龙宫后记下“洞门东南向,一入即见百柱千门,悬列其中,俯洼而下,则洞之外层也。从其左而上,穿列柱而入,众柱分列,复回环成洞,玲珑宛转,如曲房邃阁,列户分窗,无不透明聚隙,八窗掩映。从来所历诸洞,有此曲折者,无此明爽;有此宏丽者,无此玲珑。即此已足压倒众奇矣”。只有深入龙宫方能体会这位伟大的行者对造物的感叹。
临武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与龙难解的渊源,第二站,摄制组来到通天山,一千五百八十米的海拔直插云霄,山势雄伟,盘旋县境。大雨虽散,浓雾盘桓,一路沿着山路行至山顶高处,云海翻腾,伸手可处,我们仿佛站在龙脊之上,摒起呼吸,静候着这条飞龙腾空而起,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天之苍苍,朗朗浩荡,乘天地之大气,徜徉于蓬蒿之间,御风前行,走一条通天的大路。传说有位公主久患重症求医无果,皇帝张榜“能治愈公主者赏黄金万两并封官进爵”,临武人揭皇榜后,带公主到通天山向上天祈福数日,公主重病痊愈。皇帝兑现承诺并赐修“通天庙”,天神见状将随身玉带化作通天玉,铺成登山台阶,乡民前往祈福,通天庙从此声名远扬,香客不绝,当地人也在这里祈福、求子、求平安,十分灵验。临武处处皆是大美的风景,处处皆是自然的馈赠,通天山地下宝藏丰富,盛产奇石、美玉,香花石世界独一无二,被誉为国宝。奇石千姿百态,鬼斧神工,通天玉质地细腻,天然透光。通天美景,华夏瑰宝,令人向往。
天地有至美而无言,文化因厚重而绵长,我们带着敬畏的心感受这世界纯粹的美。影者无疆,一颗艺术的灵魂被风景和文化浸染,摄制组深入探寻临武历经千年的龙文龙韵,挖掘动人故事,将用影像把临武的美和厚重的文化传播出去。走不完的风景,唱不完的情歌,我们的美丽足迹仍在行进……
频道运营:北京大地飞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