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正大”微电影行稳致远“美丽中国”正能量芳华绽放

1539757772472961.jpg

 

日前,中国网络剧《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网络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网络综艺《穿越吧厨房》《小手牵小狗》,网络动漫《京剧猫》,微电影《一江春水》《爱在满山红叶时》《石来运转》等多类多部影视艺术作品已通过海外平台亮相国际市场。这些被海内外观众贴上“制作精良”“良心出品”等标签的艺术作品,既让国内市场环境变得大有可为,也让国内从业者对未来的艺术创作之路信心倍增。

1529390751203780.jpg

1532918035450874.jpg

1532918035878106.jpg

 

1532918036826207.jpg

1529392079580292.jpg

1529392489337992.jpg

1539757925129039.png

 

1532918036990623.jpg1532918036748829.jpg1532918036334279.jpg1532918036904449.jpg

1529394173971111.jpg1532918036917525.jpg

 

1532918037978220.jpg1532918036349710.jpg

1532918037303223.jpg

1532918037535228.jpg

 

      “走出去”不难,渠道有很多,真的能让海内外观众引起共鸣,举手点赞,仍须在内容上下苦工。对此,民盟中央宣传委副主任,“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总出品人、总导演胡适之认为,“这些成功走向国际的艺术作品有其共性,除了精良的制作、扎实的原创外,每部作品都符合了‘小正大’的创作原则,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给观众正能量,这才是在海外也能受到欢迎的核心,这类作品能够引发整个影视行业对主流价值的陈述方式进行新的思考。”

 

 “微言大义”是微电影的使命属性

 

     近年来,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加速布局新媒体电影领域,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视频产业发展不断迎来新拐点。“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局限,不进影院、走进了大众。”胡适之表示,“微”的艺术作品顺应了时代,满足了追求自由、寻找自我价值的消费者主观需求。也正因如此,微电影的“微言大义”使命属性愈加必要。

      “随时随地”点播的观看特性,正让微电影成为人们享受视听服务的重要形式。据艾凯德特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微电影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目前国内微电影产业总产值已达到700亿元,年产量达2万多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内微电影正迎来蓬勃发展。

1529398381356562.png1529398383338891.png1529398382886285.png1529398382897248.png

 “美丽中国”系列微电影相继亮相

国际各大电影节并斩获多项国际奖项。


 

      “有营养的微电影”始终是时代所需。胡适之对微电影的精良创作信念坚定。诚然,微电影早期的确经历了以“博眼球”取得多数公众注意的阶段,他认为,即便再刻意浮夸、怎么低俗恶搞、过度叫卖式的影视表达并非观众所要。微电影得以发展不在数量,重在质量,制作精良、剧情考究、彰显情怀才是评判优劣的标准。只有作品高产和品质升级双轨前行,微电影才能实现精品化的理性回归。

 

     胡适之介绍, “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是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搜索、华夏微影传媒中心和中视微影之声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导向,以“公益、艺术 、繁荣、发展”为主旨的重点影像系统工程。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重要批示和肯定,要求让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微电影作品热起来。工程包括《魅力百县》《璀璨丝路》《大地飞歌》三大板块。通过三百部系列公益微电影以及相关衍生影视文化内容形态,聚合展示和传播中国之美,致力于“让世界看到美丽中国”。

 

1529398573753334.jpg

 

 

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

“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总导演、

总出品人胡适之

 

 

     近期,由“美丽中国”摄制组创作、拍摄、制作的《一江春水》《爱在满山红叶时》《石来运转》三部影片在第八届迈阿密美洲电影节暨金灯塔电影节华语电影峰会上荣耀摘冠“金灯塔奖",引发全球关注。《石来运转》《爱在满山红叶时》《一江春水》在迈阿密荣耀摘冠“金灯塔奖",分别荣获评委会最佳微电影奖、最佳音乐微电影奖、最佳城市微电影奖。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在国际舞台获得微电影的至高荣誉,是对我国微电影事业正在迈向高品质时代的肯定。

 

 “大情怀”提供正能量的精神滋养

 

      影视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近年,国人文化层次、审美水平不断上涨,对艺术作品的期待也比以往更多。曾经靠着打擦边球甚至是宣传暴力、色情等负能量吸引眼球的风气正逐渐得到扭转。依靠网络生存的微电影等艺术形式,需要关注收视率、点击率,但更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宁波举办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培训班,会议对广电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指出,今后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继续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不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不沉溺于个人主义的浅吟低唱、自娱自乐。

 

  

1529398806672089.jpg1529398812371760.jpg1529398806270310.png

1529398813728583.jpg1529398811908830.jpg1529398808240251.jpg1529398809395307.jpg1529399155973075.png1529399127116957.png1529398813454875.jpg1529398811506479.jpg1529398811798134.jpg

 “美丽中国”摄制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在各地相继推出微影精品

收到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热议与好评。

  

     “微电影时长虽短,内涵绝不打折扣。‘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突出‘微’的特性,更强调电影属性。每部作品创作灵感都来自当地现实生活,比如描写某一人物细节,比如特写城市某一角落。在微处上下功夫表达中国之美,润物无声中注入‘大精神’,艺术性和品质化是缺一不可的。”胡适之表示,影视艺术肩负着成风化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如果未成年人在作品里看到了负能量,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后果不堪设想。以“小正大”指引创作优秀的微影精品,不仅是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也能为全行业树立价值标杆。

  

1529399454693287.jpg

 

      据介绍,“ 美丽中国 ”系列微电影以“ 电影品质,价值传播 ”为核心理念。团队始终坚持扎根人民的创作之路,始终坚持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和艺术创作方向,始终坚持把创作生产高品质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始终遵循“ 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 ”的自主创新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生活、生产实践为核心,以“微时长、精制作、广传播”的创新与聚合,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

 

      负能量对接人们的猎奇心理,但要知道,正能量永远是全社会的主流。正如本次成功走上国际舞台的微电影《一江春水》《爱在满山红叶时》《石来运转》:《一江春水》在讲述冷水江风光的同时也注入了城市转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思考;《爱在满山红叶时》不仅助力巫山县实现旅游新突破,还让“巫山女神”的美丽故事得以咏传;《石来运转》突出临武现实生活写照,更为中国玉文化解读作出绝佳诠释。“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短小、精炼、生动的形式和言简意赅的风格,承载着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推广,通过影像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生动活泼的传播主流价值观,展示全国各地城市在新时代下的新气象、新作为,自然也让海内外观众看到了一个风华正茂、充满张力的中国。

 

 

 

 1529399887642766.jpg

 “美丽中国”团队创作了

大批反映新时代城市形象的主旋律歌曲

被广为传唱。

   

“微”视角彰显文化产品本身价值

      高片酬导致后期制作经费紧张、后期制作吃紧让内容表达草草收场、节目质量欠缺需要明星带动提高收视…近年,影视市场像陷在一个怪圈里停滞不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影像充斥各个频道,精细制作的电视剧越来越少,真情实感的节目愈发贫乏,属于本土创新的作品鲜人问津。为防止影视艺术作品制作只能将就,粗制滥造霸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这一问题也给出明确指示,要坚持小成本制作,让资金流向最该用的地方。

 

      “小成本”是指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节俭办节目的原则,绝不去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要继续遏制明星片酬过高的倾向,要让辛勤奋斗的普通百姓和为国效力的各界精英成为节目中的真正主角和明星。

 

 

1529400054887599.png

1529400020904168.png

1529400019122260.png1529400021827049.png

1529400055520491.png

 “美丽中国”系列微电影作品坚持“小正大”原则

在国内屡获奖项为业内树立了价值标杆。

  

     “微电影正是小成本制作的践行者,首先微电影本身本就不需要如大电影一般的大投入,其次我们每部影片不是首选力邀当红明星,而是考虑启用新人,给年轻人更多展示机会,重要的是,‘美丽中国’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着力构建‘电影品质、价值传播’的中国微电影绿色生态定位,也让微电影重在发力价值。”胡适之表示,“微时长、精制作、广传播”的微电影作品是反映当今城市人文精神风貌、自然生态旅游和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至“潮”宣传渠道,对城市来讲很新颖也很实在。

 

     微电影综合了传统电影和短视频的特性,具有“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特性。它成本和技术门槛不高,可以大量吸引创作人才,且题材跟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微观的角度恰恰是大电影所忽视、未开发的。

  

 1529400455516453.jpg1529400455435967.jpg

 

     近年来,“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作为业界领航者和创新者,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弘扬正能量,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生产、传播并展示了全国多地的优秀“中国故事”,足迹遍布重庆、山西、内蒙古、海南、贵州、湖南、浙江、江苏省等地,已完成《到沙漠来看海》、《三生有信》、《平湖道情》、《嫁花》、《皇城假日》、《汉丰湖之恋》、《爱在满山红叶时》、《天上黄水》、《桃花渡》、《湖山谣》、《如影随行》、《石来运转》、《龙飞凤舞》等数十部优秀微电影作品,受到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美丽中国”系列微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影片风格和艺术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所接受和喜爱。目前,影片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综合点击量已达数千万。部分作品被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参加奖项角逐,并接连取得佳绩,成为中国微电影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摄制组被业内亲切的赞誉为——中国影视业界的“微影轻骑兵”。

 

     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价值观的呈现。这样的主流,不单单是价值观意义上的主流,而且也应是市场层面的主流。它能够在思想层面更好地融汇我们的道德要求、价值期许,能够在叙事层面以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包装,能够在形式层面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营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视听效果。“主旋律影视作品与市场、与商业并不矛盾。”胡适之补充说。

 

 

 1529400500182033.png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互联网+”、新媒体+与“微电影+”的多元传播载体和传播形态,催生了中国微电影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让微电影成为反映当今城市人文精神风貌、自然生态旅游和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艺术形式。胡适之表示,“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将继续在创新中彰显“先行者”意志,坚守“小正大”准则,创作出众多有温度、有质量的微电影作品, 创新宣传美丽中国方式方法,向公众介绍更多正能量的人和事儿,给全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暖流,引导人们在新时代中崇德向善、明德惟馨、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继续为人们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1529400637661448.png1529400560229001.png1529400558930101.png1529400783521207.jpg1529400783926022.jpg1529400782736901.jpg

 

     以此同时,胡适之表示,除了“小正大”的原则,影视艺术自主创新也不可被忽视。影视从业者,要更多地体会中国价值、发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力量,最终获得价值、艺术与市场三赢。

 

1529401139634764.jpg

 

15397583831882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