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遇到“美丽中国”微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1530518045604583.jpg

 

 

“你觉得新上映的国产影片如何?”从以往的少关注到当下的勤讨论,从过去欣赏外国制作到如今品味国产内涵。这些不少人见面时最常见的问候语,代表着在国内观看影视作品不仅成为了习惯,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影视市场可谓正发生着可喜蜕变。



1530518095406674.jpg

1530518095618113.jpg


有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影视市场保持着10%以上的稳升增长,国产影视份额超过了50%。一方面是国内影视整体质量和电影文化的社会关注度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是电影观众观影选择更加多样,无论是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节目、微电影,这些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一部分的作品类型无一不被高度关注。“正因如此,中国影视创作生产观念必须从‘卖得好’的商品向‘看得好’的作品转换。”民盟中央宣传委副主任、“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总出品人、总导演胡适之认为,《战狼2》《一江春水》《爱在满山红叶时》《石来运转》等作品让国内影视作品一度赢得高票房和高口碑,这一现象既是对中国影视市场现状的踏实回应,也对业内未来之路提出新要求,“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与“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逐渐成为业内共识,中国影视创作正步入精品化、产业化新阶段。


1530518719361790.jpg

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

“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总导演、

总出品人胡适之


 “精品化助推行业向上”


 


 

 

 

 

 

 

 

 

 


    “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价值观的呈现,优秀的影视精品能助推整个行业持续向上。”胡适之表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影视作品不单单是价值意义上的主流,也是市场层面主流。这类作品可在思想层面融汇人们的道德要求和价值期许,可在市场层面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展现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视听效果。胡适之认为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在此处表现的尤为明显。

    何谓精品?在6月18日举办的互联网影视峰会之“网络影视精品发展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网络管理司原司长、中国网络视听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表示,精品节目的创作要有“两个坚持”和“一个共识”: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艺术理想,达成规范化的行业共识。论坛对影视精品做出了业内标准描述。


1530520169307857.jpg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在当天联合发布的《中国网络视频精品节目研究报告》中提到,精品节目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优质内容首先要考虑的是其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否符合平台定位和观众诉求,好故事是核心;提高视听水准是网络视频精品化的重要条件,技术的精致化不仅仅是画质、音效、特效技术手段的提高,更反映在“镜头语言”的精致化。考究的构图、运镜、光线、剪接直接体现了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有好的态度才能做出真正的精品节目;精品节目是各种评价标准都很高的作品。

何为微电影精品?“本次论坛为国内影视尤其是微电影的发展奠定了新起点。” 胡适之认为这些行业“高品质”标准与“美丽中国”创作思路不谋而合,“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坚持“电影品质,价值传播”理念,而微电影播放的重要渠道就是网络,对微电影行业同样提出“精品化”要求,是肯定了微电影作为传播党和国家声音的重要阵地之一,肯定了微电影作为凝聚社会主义文艺重要力量、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重要平台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影视市场新经济的重要引擎。本次论坛后,微电影行业将迎来精品化、产业化发展新生机。


1530520244908924.jpg

1530520244137501.jpg

1530520245295202.jpg

1530520245517507.jpg

 

“微影精品是时代所需”



1530521073183124.gif


     网络时代的来临可以通过诸多数据表现——中国市场70%的用户已经播放互联网视频,渗透率在各个领域是最强的;90%~95%以上的带宽被互联网视频用户占据,目前占领用户时间最长的第一是视频、第二是音乐、第三是社区、第四是游戏。可以看到,互联网视频会成为一个新秀、用户最主流的服务需求。

“当人们不再局限于电视、影院这些传统渠道上时,微电影这类网络视听作品更应明确自身要发挥主流价值引导。”胡适之认为,80后、90后都是重要互联网用户,他们代表着社会的潮流、精英阶层,用户观影习惯的改变正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延伸到微电影,精品不一定是播放量最高的作品,但一定是在用户评论、社交媒体热度、第三方打分等诸多要素都处于较高水准线的作品。


1530521218117210.gif

 

今年5月,“向人民学习 向生活学习 潜心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屹在会上表示,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艺的功能作用,自觉担负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走与人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深入火热生活、深度观照现实,奋力讴歌美好新时代;聚力精品力作的创作生产,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加强行业建设和思想引领,努力营造昂扬向上、风清气正、健康发展的良好文艺生态。

“当前微电影作品正迎来多重价值回归,包括主流价值的回归、经济规律的回归和“内容为王”的回归。”胡适之表示,微电影的核心还是要有好的内容,打动人心的故事,“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依托国家级创作和传播平台优势,始终坚持扎根人民的创作之路,始终坚持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和艺术创作方向,始终坚持把创作生产高品质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始终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生活、生产实践为核心,以“微时长、精制作、广传播”的创新与聚合,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近期,由“美丽中国”摄制组创作、拍摄、制作的《一江春水》《爱在满山红叶时》《石来运转》三部影片在第八届迈阿密美洲电影节暨金灯塔电影节华语电影峰会上荣耀摘冠“金灯塔奖",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正是对中国精品微电影高需求的最好诠释。 

 


《爱在满山红叶时》

斩获金灯塔奖最佳音乐微电影奖

《一江春水》

斩获金灯塔奖最佳影片铜奖

 

《一江春水》

斩获金灯塔奖最佳城市微电影奖

《石来运转》

斩获金灯塔奖评委会最佳微电影奖

  

“精品化讲好中国故事”


 


 

 

 

 

 

 

 

        微影经历了以流量为核心的网络视听版权内容的爆发式增长阶段,以付费业务为依托的网络视听行业自制跃进阶段,正进入到以制作高口碑高流量精品化内容为最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化阶段。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微电影发力出海必须要“洋腔洋调”?

“原创IP是中国微电影生命线。中国电影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优质IP,故事要有全球性。”对于影视精品化的另一项重要决定因素,胡适之认为,面对国际市场讲好中国故事,表达好中国情感,是走出国门的关键一步。近年,随着原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亮相国际舞台,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共同凝聚助力中国微电影行业走向成熟。


1530523304674237.jpg

1530523442240201.jpg

1530523442461725.jpg

1530523442215864.jpg

 

据了解,“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近年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业界资源和传播渠道,聚合资深影视制作人、编剧、导演、演员及庞大制作团队担纲策划制作;按照院线标准制作生产微电影(电影短片),品质可分别适用于院线大屏、电视播出和新媒体播放;借助中国微电影网络视频平台协作体的广泛传播路径,聚合新媒体、融媒体以及未来逐步拓展的飞机、高铁、车载、户外、家庭电视等传播载体的强大播出联动,逐步形成“高端、权威、立体、广泛、持久”的传播覆盖。逐渐形成了“大屏小屏融屏聚合,音频视频同频共振”的、高效的、协同的中国微电影产业生态圈。“微时长、精制作、广传播”的微电影作品是反映当今城市人文精神风貌、自然生态旅游和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强有力载体。


1530523541236429.jpg

1530523541570633.jpg

1530523541641135.jpg

1530523541222392.jpg

1530523612521758.jpg

1530523612974095.jpg

 

 

 

“影视精品化与本土化并非矛盾关系,而是相互承接关系。”胡适之认为,中国微电影的未来发展,需要这两者在作品中拧成合力。正如“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生产、传播并展示了全国多地的优秀“中国故事”,足迹遍布重庆、山西、内蒙古、海南、贵州、湖南、浙江、江苏省等地,已完成《到沙漠来看海》、《三生有信》、《平湖道情》、《嫁花》、《皇城假日》、《汉丰湖之恋》、《爱在满山红叶时》、《天上黄水》、《桃花渡》、《湖山谣》、《如影随行》、《石来运转》、《龙飞凤舞》等数十部优秀微电影作品,受到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部分作品被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参加奖项角逐,并接连取得佳绩。“这些作品都是对当地自然风光、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现,用原创的精品化创作讲好中国故事。”



 

原创影视作品从粗放阶段进阶到精品化阶段,从相对边缘的位置走向主流化发展的轨道,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健康向上的制作导向、提升视频作品的文化意涵、壮大国内市场服务根基,精品化是微电影的大势所趋。胡适之认为,无论如何定义微电影这类“网生代”艺术,创作“小大正”的艺术精品是其得以发展的基石,惟其如此,中国微电影才会喧嚣散去,玉宇澄清,回归影视本原价值。

1530523858886363.jpg

 

153975862548876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