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中国——这,就是临武!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
能潜能见,能弱能强
能微能章。惟不可见
所以莫知其乡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
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是传统文化典型代表
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华民族象征
在新时代“龙文化”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龙赋》
曾探寻“龙源”
殊不知“楚南有临武,龙源在临武”
381年前,旅行家徐霞客至临武,探龙洞
写道:“水底白石龙一条,鳞甲宛然。”
“已足压倒众奇矣”
千年古城 龙腾盛世
随“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摄制组一起“玉见临武”
这里,山川秀奇 魅在悠久
临武,隶属湖南省郴州市
地处湖南省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
系湘江、珠江两江之源
古因城邑侧临武水而得名
《水经注》记载:县侧武溪东,因曰临武县
临武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开化于夏殷,设邑于楚时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
战国时设临武邑
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史记》载“楚南郡邑之最古者,莫如临武。”
临武山川奇秀,人杰地灵
有三山两水一盆地之风貌
托一峰舒南岭之逶迤
分二流汇珠湘之渊源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
纵横方圆,南北经合
古誉八景,流芳百世
仙境春游、武水拖蓝
挂榜晴岚、秀岩风月
西山霁雪、龙洞烟云
韩山遗址、舜峰晚眺
春夏秋冬,朝花夕拾
花木葱茏,楼台烟雨
满目风光,美不胜收
这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通天山直插云霄透着梦幻与神奇
通天河跌宕起伏诉说千年情愫
婀娜多姿的独特地理环境
让临武因“龙源”声名鹊起
享誉八方
一代代龙的传人继承和发扬“龙”精神
在新时代赋予新的历史内涵
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和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凝聚力
时刻激励着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临武底蕴深厚,文化灿烂
人文发轫于舜帝南巡
舜文化、龙文化、玉文化、傩文化
湖湘文化、七夕文化积淀厚重
临武人丁富甲,人杰地灵
历朝历代人才辈出
风水宝地衍生德贤俊杰
黄公师浩,封侯万里
庙食百世,赠封三朝五百年
尊为武陵广惠灵佑显应昭德侯
民间奉为昭王菩萨
刘公尧诲,文武双全
为人清廉,一心为民,功绩卓越
曾公朝节,探花及第
为官清正,著书颇丰
元有出使西番的陈楚舟
明有兵部尚书刘尧诲
科举探花(礼部尚书)曾朝节
清有佛学大师慧朗和尚等
历朝文武,桑梓有为
韩愈、米芾、徐霞客等文人墨客驻足临武
留下诸多墨宝人文
临武物产丰富,是资源宝城
这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锡之精、钨之纯、铍之珍
铅锌之富、钽铌之贵
乌金之丰、矿晶之美
境内蕴藏矿产9类50多种
是有色金属之乡、玉石之乡、
碳酸钙之乡、风电之乡、小水果之乡
临武水生尤物,地产嘉素
临武鸭、沙田牛巴、临武香芋
临武柚、大冲辣椒、乌梅
蜜枣、红心桃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
县内独有“通天玉”和“香花玉”
更有国宝“香花石”
佳矿联姻,相伴相依
资源殷富,物华天宝
这里,古邑新貌 雄姿勃发
临武开放宜居,是魅力新城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岳临高速横贯东西,厦蓉高速擦境而过
省道S214、S324线贯穿全境
临连、临桂、临宜、临嘉全线畅通
拉开“四纵四横一环线”城市路网
形成“两河流三广场十公园”奋进格局
车水马龙驰于阳光下
流光溢彩现在月色中
古有八景闻名
今有八景溢彩
通天神韵、西瑶绿谷
东林胜境、长河映日
迴峰揽月、古城遗址
沙溪丽影、黄龙竞秀
呈“一城两翼三线多点”全域旅游格局
置身山水之间,流连忘返
以山水景观为特色
融历史文化于一体
集时代气息于一身
这,就是临武
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临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五大发展理念”
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
和市委“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
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改革创新”总要求
开放、生态、法治、和谐“五个临武”正起航
党风政风全面好转
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人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临武先后获评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
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
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
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创建城市
全国农业(香芋)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全国绿色能源大县、全国平安畅通县
全国供销社电子商务示范县
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县
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全省为民办实事先进县
全省平安县市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地尽其利,物尽其流
城乡和谐,交相辉映
万众同心,欣欣向荣
吸引“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摄制组投身创作
微电影《石来运转》《龙飞凤舞》拍摄
风景音乐微电影《龙飞凤舞》同名主题曲唱响神州
新时代的临武
正以和谐一体、励治一新、敢为一流之精神
挥山川之空灵,汲先哲之精华
向着“美丽临武”的新一天出发
频道运营:北京大地飞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