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中国——这,就是皇城相府!

 

 

1543396293122030.jpg 

 


 

1543396262645929.png

 

一座明清两代双城古堡

见证着陈氏家族

“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历史荣耀

一处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记录了陈廷敬一生恪守

“以民为本,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人生信条

 

这里,是皇城相府!

依山就势、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

书院学堂、防御工事多功能于一体

观明清建筑史之奇迹

品一代名相处世之道

“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摄制组

邀您《皇城假日》品游相府

 

 

这里,一代鸿儒比房姚

 

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

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

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

何似升平相,开怀宫锦袍。

 

康熙皇帝曾写这首五言律诗表彰陈廷敬

山西省晋城市北留镇皇城相府“主人”

 

陈廷敬(1638年―1712年)字子端

号说岩,晚号午亭

 他既是康熙帝师

 更是一代名相

 

 1543396446287368.jpg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

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

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

一生升迁28次,在朝为官53年

 

陈廷敬历任礼部侍郞

吏、户、刑、工四部尚书

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

文渊阁大学士

担任《明史》《康熙字典》《三朝圣训》

《政治典训》《大清一统史》总裁官

康熙皇帝高度评价他“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

“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晩节香”

 

 1543396471708394.jpg

 

他一生传奇,功德卓著

为官清正廉洁,体恤百姓

《清史稿》给之予“恪慎”评价

 

 1543396597895305.jpg

 

他针对朝廷腐化之风

秉直上书康熙皇帝

“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

康熙纳谏:“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

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

 

他一直保持文人风骨,留后世2000余首诗

即使对康乾盛世歌颂,也注重符合事实

陈廷敬的《赐石榴子诗》写到:

“风霜历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

他的诗风受杜甫和苏轼等现实主义影响

康熙皇帝都赞他为“当世之眉山”

 

 1543396619129010.jpg

 

他所作诗词歌赋清新俊逸

大气磅礴,寄情寓理,熔辞炼句

以诗文会友,匠心独具

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

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歌相唱和

“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

被称为“燕许大手,海内无异词焉”

 

陈廷敬工诗文皆佳,器识高远,文词渊雅

饱读诗书、笔耕不辍

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

其中诗歌二十卷

杂著四卷

经解四卷

奏疏序记及其他文体二十卷

《杜律诗话》二卷

 

 1543396658188614.jpg

 

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

不仅贡献于政事,对中华文化典籍整理贡献更大

曾任《明史》《大清一统志》等大型重要典籍总阅官

参加过《清世祖实录》《清太宗实录》编撰

其最辉煌文化成是担任《康熙字典》总阅官

六年时间带领三十多位精挑细选编纂官

对传统字书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整理

内容引用古代诗文以追溯字源

注明历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

《康熙字典》是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它的体例也成为了后世出版字书之蓝本

 

1543396695529190.jpg 

 

《大清相国》作者王跃文曾这样评价陈廷敬

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德官都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康熙皇帝赞誉其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故居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明清两代生活在这座相府内的陈氏家族

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著述繁多,冠盖如林

仅有著作流传至今的诗人就达36位

曾出过41位贡生、19位举人

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

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美誉

 

 1543397059563368.jpg

 

这里,河山为囿风与月

 

1543397179792203.jpg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

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

原名“中道庄”

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

故名“皇城相府”

 

 1543397223564579.jpg

 

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

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

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

平均高度12米左右

宽度在2.5与3米之间

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

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1543397447711527.jpg

1543397447445169.jpg

1543397447289161.jpg

 

内城(原名斗筑居)与外城(中道庄)紧密相连

为浑然一体依山而建的全封闭双城堡建筑群

外观,城中有城,顺物应势,蔚然壮观

其内,庭院错落,曲径通幽,博大精深

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且明代建筑与清代建筑巧妙结合

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

书院学堂、防御工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

内城和外城的总体布局以“神龟”祥瑞之象组合建造

寓有“千秋永固”之意

中道庄城门前御书楼,俗称“皇阁楼”

 

1543397534245940.jpg

 

始建于康熙五十年

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

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御书楼雕梁画栋、斗拱飞檐

楼分上下两层

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

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其上

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清代级别较高的建筑

 

 1543397564496206.jpg

 

进入中道庄,迎见大小两座石牌坊

大牌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

四柱三门式,雕龙刻凤,众兽环绕

正楼顶刻“冢宰总宪”四大字

为陈廷敬一生官宦生涯总结

最底一行是陈廷敬所授官职

其上三行为陈廷敬父辈、祖辈、曾祖辈所授官职

左右两侧分别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

护柱雕刻狮子滚绣球

以及梅、兰、竹、菊等图案精细考究

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

仍是通体石雕,两柱一楼

上载从明代嘉靖到清代顺治年间

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

大小两座牌坊

成为陈氏一门荣耀标志。

 

 1543397950685924.jpg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所建

名为“斗筑居”

斗筑居“量度周围约有百丈,高三丈,垛口两百。”

“开西北两门,用铁包裹,门上各有楼”

“可以容人,可以畜物,五谷六畜俱不受灾”

不可思议的是,这项工程从动土到完工

在三百多年前,只用了短短7个月

 

1543398027756399.jpg 

 

斗筑居功能主要于防御

许多地方机关巧妙、匠心独具

大门外设有便于开启栅栏

一切往来人等俱在栅栏外,不得擅入

这样既可杜奸防伪

紧急情况又可迅速关门

还可防敌隐藏于门洞里面

由于城外有山,不利于防守

于是城墙上“覆以椽瓦,是敌人矢石不得从空坠落”

城墙内藏兵洞,亦称“屯兵洞”

洞与洞之间互设暗道出入方便

藏兵洞上下五层共125间

层层梯升递进,城、墙与之融为一体

 

1543398080800118.jpg

1543398067603259.jpg

 

河山楼是皇城相府最高建

取“河山为囿”之意

共三间七层,高31米

为皇城相府标志性建筑

始建于明代崇祯(公元1632年)五年

砖石结构历经400年风雨雄姿依旧

地下室设有水井、石磨、石碾、石臼

有地道直通村外,可储藏粮食

防御措施十分先进

为尽可能多地容纳乡亲族友,以避流寇伤害

为防止敌人攀爬,河山楼三层以下没有窗户

三层以上,窗户狭窄,结实安全

因河山楼陈氏家族抵抗住了流寇数次袭击

使得陈氏后代和这座城堡流传至今

 

1543398161600964.jpg 

 

河山楼虽因战乱而建

和平时期是观景览胜好去处

故而又名“风月楼”

 

1543398254316485.jpg 

 

相传康熙南下巡视曾两次驾临皇城

并御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

后相府前堂遂改为“点翰堂”

康熙皇帝走过正门称为“御道”

百官司吏及庶民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

其风韵至今犹存

 

 1543398311984877.jpg

 

清代修建外城建有御书楼、相府、点翰堂

内府、管家院、绣楼、东书院

内宅、西花园、望河亭等

建筑规格上彰显“正一品光禄大夫”门第尊贵

内城为明代修建

有御史府、世德居、树德院等8座大型院落

虽经400余年风雨沧桑

仍巍然屹立,可谓明清建筑史上一大奇迹 

 

 1543398678228772.jpg

1543398614131697.jpg

 

建筑古朴粗犷,浑厚坚固

给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

加之典雅别致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装饰

和大量卓尔不群的皇家御赐牌匾、物件

使之具有极高文化品位

 

 1543398796805225.jpg

 

这里,全域发展新风貌

特色建筑彰显家族文化

皇城相府在选址、定位、布局

体量、形制、意象上

无不在诠释以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荣耀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曾赞皇城相府为

“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1543399035629081.png

 

旧院古宅错落典雅

浓郁历史气息醇厚

 

 1543472836391579.png

 

皇城相府

有着 “仁、义、礼、智、信”知识分子价值观

有着“低调做人,高标处世”的政治哲学

和程朱理学思想

 

绮丽自然风光

人文景致交相辉映

新时代对这座文化遗产赋予新的涵义

从关注一代名相陈廷敬

到关注一座名城皇城相府

从欣赏庭院景致

到品味文化内涵

皇城相府正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543473217294665.jpg

1543473218339223.jpg

 

让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静态景区活起来

从“可看的文化”变为“可感的文化”

皇城相府景区做出了积极有为探索

每天开城仪式的“迎圣驾”表演

是山西第一部景区实景剧

宏大场面,传神道白,逼真动作,丰富表情

再现了当年康熙驾临皇城相府盛景

 

因陈廷敬是《康熙字典》总阅官

府中开设了国内唯一一所字典博物馆

 

1543473556976221.jpg

 1543473517855704.jpg

 

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是景区近年一直坚持发展思路

皇城相府虽已有400多年历史

但开发之前却名不见经传

以前的一个产煤小山村

如今已是国家5A级景区

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全国尊老爱幼模范村

全国综合治理先进村

全国十佳美丽村庄

全国综合治理先进村

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十佳小康村

中国驰名商标

全国文明村

等众多荣誉

 

1543473635668900.jpg

1543473635244870.jpg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

符合当下新时代发展文化事业需求

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

赋予皇城相府新的涵义。

皇城村通过赞助资金、提供场地

共拍摄了《康熙王朝》等20多部影视剧

不断提升皇城相府文化品牌

 

景区文化氛围是一种高尚软环境

是诉诸游客心灵深处的精神力量

景区已在导游词中增加有关《大清相国》相关内容

向游客介绍这位一代名相的做人为官之道

 

1543473707586290.jpg

1543473715108609.jpg

 

如今景区一直走在创业路上

如对景区设施和服务的不断改进

对景区存放着珍贵的《康熙字典》原版典籍进行开发

推出文创产品

对景区进行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宣传推广

开展了全国百名旅游大V“游知中国”皇城相府行活动

正因皇城相府景区是新时代文化事业一个缩影

体现出皇城村人民群众对

精神文化不断增长的需求

彰显出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

吸引了“美丽中国”系列三百部微电影摄制组关注

微电影《皇城假日》

以短小精悍、微小精良的故事

展示美丽皇城厚重的人文底蕴

美丽的景观景点和怡人的生态环境

让世界共享皇城相府之魅

1543473996168351.png 

1543473997389816.png

1543473997397767.png

1543474001131233.png

 

这里,是皇城相府

一个完美的建筑作品

更是一个伟大的文化作品

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1543476637893391.png

美丽中国频道


频道运营:北京大地飞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